预告:如何用大数据做威胁情报 | 硬创公开课
今年7月初,国家电网江苏省公司为该省一位家庭用户的首月售电收入开具了发票,这在国家电网系统尚属首例。
1.4.1组合损失凡是串联就会由于组件的电流差异造成电流损失;并联就会由于组件的电压差异造成电压损失;而组合损失可达到8%以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规定小于10%。(6)安装时,可以分批接入,每一组接入时,记录每一组的功率,组串之间功率相差不超过2%。
(2)根据第一章,调整组件的安装角度和朝向;(3)检查组件是否有阴影和灰尘。4、隔离故障:故障分析:光伏系统对地绝缘电阻小于2兆欧。1.4.6阴影、积雪遮挡在分布式电站中,周围如果有高大建筑物,会对组件造成阴影,设计时应尽量避开。5、漏电流故障:故障分析:漏电流太大。9、交流侧过压电网阻抗过大,光伏发电用户侧消化不了,输送出去时又因阻抗过大,造成逆变器输出侧电压过高,引起逆变器保护关机,或者降额运行。
为了减少温度对发电量的影响,应该保持组件良好的通风条件。那么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有哪些因素?以下是我结合日常的设计以及施工经验,给大家讲一讲分布式电站发电量的一些基础常识。现场参与签约的厦工股份负责人如是说。
近日,在厦门市经发局牵线搭桥下,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海沧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厦门顺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与央企华电(厦门)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引入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总装机容量达2.2万千瓦近日,在厦门市经发局牵线搭桥下,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海沧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厦门顺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与央企华电(厦门)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引入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总装机容量达2.2万千瓦。两种方式的合作期限都是20年。按照计划,包括这4家企业在内,今年厦门确定要实施的项目总装机容量是86.87兆瓦,项目完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7642万千瓦时,规模约占全省三分之一。
厂房的屋顶本来就是闲置的,把它利用起来进行光伏发电,这是变废为宝,不仅对企业生产经营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还能给企业带来收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厦门市经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厦门市工业园区现有厂房屋顶资源在500万平方米以上,预计光伏装机规模可达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相对于煤电,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万吨、二氧化硫约2800吨、氮氧化物约8000吨、烟尘约3000吨。
据悉,厦门是沿海轻型产业城市,受各种条件限制,难以规模发展水电、风电、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而厦门有成片大面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大型公共设施的建筑屋顶资源,可供规模化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华电(厦门)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仪明说:东南沿海气候条件适合开发光伏发电,国内光伏发电技术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加上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因素,我们选择在此时规模开发企业屋顶发电项目。厦门市经发局副局长邓建华表示,利用企业闲置屋顶(场所)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将提高新能源在厦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厦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综合品牌形象,促进美丽厦门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上报省发改委的项目有12项,安装场所包括联发工业园厂房、火炬高新区厂房、BRT场站等,总投资预计7亿多元。
现场参与签约的厦工股份负责人如是说。根据协议,四家企业的厂房屋顶(场所)将由华电统一投资建设光伏发电设备系统,回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华电按光伏组件实际占用屋顶面积,每年向企业支付6-8元/平方米租金,同时对企业消纳项目的光伏发电量,按当地电网对用电户的销售电价标准给予优惠3%-5%;另一种是企业免费提供厂房屋顶,消纳项目的光伏发电量时,享受8%-10%的优惠利用自家屋顶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但自发自用还能够余电上网,这是苏州市吴中区某别墅小区业主朱先生的太阳能之梦。记者了解到,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国家电网对用于私人住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需要在接入方案、电网调度、流程建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截至目前,朱先生家的屋顶电站已累计发电900千瓦时。价值创造和市场化模式,才是产业能够持久发展的真正动力,让用户实实在在得利,才是光伏产业实现突破的根本出路。
从去年开始,苏州国家电网与光世代紧密合作,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和程序问题,并于今年4月中旬顺利实现了全市首家个人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的并网试运行。在苏州,拥有数万栋适合安装私人屋顶光伏电站的别墅住宅,而且,这些用户的收入相对较高、用电量大,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市场条件较好。
对于目前国内分布式电站市场化受到资金困扰的难题,苏州盖娅科技首席执行官瞿磊认为,无论是太阳能光伏产业,还是其他低碳产业,政府推动是目前最能激发市场跟进的因素,不过,我们不能只靠政府吃饭。随着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光伏电站产生了兴趣,也涌现了一个个并网发电的案例,显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私人住宅发展的趋势。同时,苏州拥有保利协鑫、阿特斯等全球知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加上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苏州企业每年的太阳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近一成。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在苏州国家电网和苏州光世代项目共同协助下,朱先生在自家屋顶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更换了双向计量电表,实现了苏州市首家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的并网试运行。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去年8月,园区科技园企业苏州盖娅科技成立了全国首家连锁经营、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光伏电站专营品牌光世代,苏州也成为探索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化的前沿阵地。据介绍,目前光世代建设的住宅分布式电站用户已经有30多家,还有数百家私人用户等待着并网,启动自家电站建设。
日前,朱先生和苏州国家电网签下了全市第一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低压发用电合同》,他家屋顶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4480瓦,预计年发电量超过5000千瓦时据介绍,目前光世代建设的住宅分布式电站用户已经有30多家,还有数百家私人用户等待着并网,启动自家电站建设。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去年8月,园区科技园企业苏州盖娅科技成立了全国首家连锁经营、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光伏电站专营品牌光世代,苏州也成为探索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化的前沿阵地。同时,苏州拥有保利协鑫、阿特斯等全球知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加上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苏州企业每年的太阳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近一成。
对于目前国内分布式电站市场化受到资金困扰的难题,苏州盖娅科技首席执行官瞿磊认为,无论是太阳能光伏产业,还是其他低碳产业,政府推动是目前最能激发市场跟进的因素,不过,我们不能只靠政府吃饭。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在苏州国家电网和苏州光世代项目共同协助下,朱先生在自家屋顶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更换了双向计量电表,实现了苏州市首家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的并网试运行。
利用自家屋顶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但自发自用还能够余电上网,这是苏州市吴中区某别墅小区业主朱先生的太阳能之梦。记者了解到,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国家电网对用于私人住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需要在接入方案、电网调度、流程建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价值创造和市场化模式,才是产业能够持久发展的真正动力,让用户实实在在得利,才是光伏产业实现突破的根本出路。随着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光伏电站产生了兴趣,也涌现了一个个并网发电的案例,显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私人住宅发展的趋势。
在苏州,拥有数万栋适合安装私人屋顶光伏电站的别墅住宅,而且,这些用户的收入相对较高、用电量大,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市场条件较好。日前,朱先生和苏州国家电网签下了全市第一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低压发用电合同》,他家屋顶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4480瓦,预计年发电量超过5000千瓦时。
从去年开始,苏州国家电网与光世代紧密合作,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和程序问题,并于今年4月中旬顺利实现了全市首家个人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的并网试运行。截至目前,朱先生家的屋顶电站已累计发电900千瓦时
中长期看,分布式电站实现资产证券化将是大势所趋,行业杠杆将进一步放大,优秀运营商有望借助平价上网和证券化两大趋势实现快速增长。政策如期加码,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预计三季度分布式将逐渐上量,四季度爆发式增长,利好于业绩与国内装机高度相关及从事分布式 EPC/BT/运营企业,推荐爱康科技、林洋电子和阳光电源。下半年分布式融资将有突破。三季度分布式政策如期加码。这些因素导致银行贷款对分布式项目谨慎,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
近期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征求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政策在余电上网执行标杆电价、 加强电费结算、补贴保障和并网、鼓励融资模式创新、完善工程标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均做出调整和完善,能大幅降低分布式电站收益率的风险,有助于商业模式的成熟和融资瓶颈的突破。电站标准化、电费结算、补贴发放和并网细则的完善有助于分布式商业模式的成熟,配合近期陆续出台的发电量保险,分布式的风险将大幅降低,对融资瓶颈的突破也形成利好。
政策内容基本符合预期,如果能执行到位,我们认为分布式将具备大规模启动的条件。之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分布式贷款谨慎,限制了分布式 IRR/ROE 的提升,影响运营商的投资热情。
政策将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湖泊的电站纳入分布式范畴,并可执行标杆电价。我们认为, 分布式收益率风险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后,融资瓶颈将迎刃而解。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